金秋時節,碩果滿園。10月19日,記者來到蘭陵縣長城鎮李宅村德成農莊看到,成熟飽滿的黃金奇異果(獼猴桃的一個品種)掛滿枝頭,選果、摘果,村民穿梭在果園中,忙得不亦樂乎。
“今年獼猴桃行情很好,在村里合作社的指導下,現在一畝地能產三千斤獼猴桃。”提著整整一筐采摘好的奇異果,李宅村貧困戶李法義樂呵呵地說。據李宅村村委會主任李輝龍介紹,2018年9月,李宅村黨支部按照“因地制宜,立足村情發展產業經濟”的思路,成立了李宅村黨支部領創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社員124戶,流轉土地1800余畝。以“大戶經營帶動”模式經營的李宅村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種植基地德成農莊,重點發展獼猴桃產業,注冊了“八大洼”富硒奇異果品牌,口感好、營養豐富的品牌定位成功吸引來周邊鄉鎮的消費者爭相購買,并于今年9月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獼猴桃采摘節。截至目前,李宅村獼猴桃種植面積為1200多畝;此外,還有胡蘿卜400畝、葡萄70余畝。2019年,該村人均年收入24000余元,村集體收入16萬元。為延伸農業產業鏈,今年在農業園區內新建林下養殖基地1處,計劃建設獼猴桃分揀冷藏車間1處、胡蘿卜清洗初加工車間1處。
近年來,蘭陵縣長城鎮堅決貫徹實施蘭陵縣委“四雁工程”,立足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區戰略定位,不斷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長城鎮目前已創建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71家,建有千畝以上農業園區5個,百畝以上農業園區42個,初步構建了‘春有草莓、夏有葡萄、秋有獼猴桃、冬有雪梨’四季瓜果飄香的現代化農業產業格局,以‘一村一品’做好農業‘品牌化’文章。”蘭陵縣長城鎮黨委書記王志乾說。長城鎮整合農業、農技、林業、農機等涉農部門工作力量,成立工作領導專班,落實領導班子成員幫包合作社制度,著力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響、過得硬的示范社、亮點社、金牌社。在示范社先行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延伸合作社發展路徑,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型”“保底收益+二次分紅型”“大戶獨立經營型”“大戶經營帶動型”和“分散種植統一服務型”五種模式與各村實際有機融合,制訂了詳細的創辦流程圖,帶動周邊村莊學典型、學示范,由點成線、連線成面,不斷擴大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的覆蓋面。
“通過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有力地整合了土地、勞動力資源,在外務工人員閑置土地繼續增收,留守的婦女老人通過入社打零工等靈活就業方式緩解家庭壓力,青年創業、就業選擇更加多元化。”蘭陵縣長城鎮蘆塘村黨支部書記徐西強告訴記者,以“分散種植、統一服務”模式經營的蘆塘草莓合作社,注冊了“蘆媄草莓”商標,建設了36個半自動、鋼結構拱形高溫大棚,實現了育苗技術科學化、原料成本節約化、管理服務標準化。長城鎮各村黨組織成員帶頭參與合作社運營的各個環節,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多的人選擇跟著黨支部繼續抱團干。在合作社取得效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集體收入,2020年長城鎮各村預計集體增收120萬元。
作者:趙德鑫 通訊員 馮磊 于秀玲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