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都蘭縣察汗烏蘇鎮上灘東村,記者看到郁郁蔥蔥的青稞苗已長到大約20公分高,長勢喜人。青稞苗上方,一架植保無人機“嗡嗡”鳴響,來回噴灑農藥,所經之處灑落一層輕輕的薄霧。從前在人們眼中高不可攀的無人機,現在正漸漸邁入農業植保領域,成為田野上獨具特色的風景。
在田間小路,飛手郭曉東正手持無線遙控裝置,聚精會神地操控著無人機,按照預設路線作業,農藥均勻地噴灑在青稞苗面上,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0.67公頃地的農藥噴灑任務。郭曉東不僅能熟練無誤的操作無人機,還精確的掌握了相關的農業、農藥和植保知識。“用無人機打藥,一個藥箱可以裝16升,可以打15到16畝地,10分鐘時間就能完成。無人機在旋轉的過程中,離心噴頭加上螺旋槳的轉動,可以把藥直接吹到地下,把農作物的葉片翻起來,包括青稞苗下面的草都能均勻的打上藥。”郭曉東說。
夏季是病蟲害高發期,上灘東村村民陳毅每年到這個時候,都要為莊稼噴灑農藥的事兒煩心?,F在,在植保無人機的幫助下,陳毅耕種的5.33多公頃青稞農藥噴灑任務在兩小時內就能完成,這在人工噴藥機打藥的時代是不可想象的。“今年我種了80畝左右的地,這些地人工打藥的話需要一個星期,現在無人機只需要幾個小時就打完了?!标愐阏f。
在無人機的助力下,現在農田施藥更省力、省心。傳統農藥噴霧器打藥時,農戶與農藥近距離接觸,人員中毒現象經常發生。植保無人機采用遠距離遙控操作的方式,不僅讓噴灑作業人員避免了與農藥直接接觸,更有效的實現了“速度與時間”的賽跑。“在沒有使用無人機之前,農戶都是人工打藥,人工打藥的危害主要有三點:一是效率非常低,二是對人體傷害比較大,三是打藥不均勻,容易對莊稼或人造成農藥中毒。”都蘭縣創未來農業植保服務中心技術服務人員劉炳慶說。
現在,科技支撐農業發展是大勢所趨。植保無人機在都蘭縣農業應用領域具有廣泛的社會和經濟價值,植保無人機的推廣和利用,將進一步促進都蘭縣農業規?;l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來源:柴達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