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春季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年農產品收成。發揮農業科技穩生產、保供給、促豐收的重要支撐作用,指導農民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對于確保奪取全年農業豐收、決勝全面小康至關重要。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科學評估、前瞻研判新冠肺炎疫情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在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綠葉蔬菜、桃、水稻、食用菌、花卉等產業首席專家、創新團隊線上線下齊努力,在有針對性開展現場調研、技術指導的同時,通過微信、短信、視頻、電話等方式開展春季農業生產技術服務,積極為今年的農業生產打基礎、強保障。
在市農科院林果所,葉正文研究員和他的桃樹專家團隊,下基地、跑市場、上講堂,為果樹產業發展和春管技術指導緊張忙碌著。他們通過網絡技術,在線上提供咨詢、開展培訓,還在線下赴各產區、基地進行現場指導,前往果品市場開展調研。
一方面,他們持續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為上海、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新發展桃園,提供品種特性介紹及布局、建園技術、結果桃園春季管理技術等指導。同時,應上海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上海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邀請,葉正文于2月20日參加“戰疫情 抓生產 穩供應—農業專家和你在一起”線上培訓,為全市農民學員開展桃、梨等果樹新品種、新模式及春季管理網絡專題講座。
另一方面,葉正文研究員帶領團隊,于2月10日至19日,主動前往金山、奉賢、浦東新區等桃產區基地,進行新建園規劃、品種安排、種植方式、春季管理、果園機械篩選及配套栽培模式等現場指導交流,并重點討論了金山區楓涇鎮黃桃和蟠桃基地開展鮮果氣調保鮮技術規模化示范推廣的年度實施計劃。同時,葉正文研究員、杜紀紅副研究員等還先后前往上海市農科院莊行綜合試驗站,布置桃樹整形修剪試驗、中試優系與雜交苗定植、優良品種嫁接繁育等工作。
2月15-19日,葉正文研究員、周慧娟副研究員針對新冠病毒發生期間進口果品價格下滑、品質下降等問題,對上海進口水果尤其是桃市場的價格、銷售方式與銷售量等情況進行調研,走訪進口水果批發市場和水果門店,形成“2020年度春季疫情期間進口桃市場情況調研及相關建議”的報告,上報給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辦公室。
通訊員 易建平 記者 施勰赟 來源:東方城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