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3分鐘就到‘崗位’,一個月拿3000塊工資,外地人見了都尊稱‘師傅’,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咱村軟籽石榴帶來的!”在淅川縣老城鎮楊山村軟籽石榴基地里,貧困戶楊朝峰邊忙著采摘石榴,邊介紹著他家的情況。一顆顆鮮紅碩大的軟籽石榴映紅了他滿是豐收喜悅的笑臉。
淅川位于豫西南邊陲,歷史悠久,是楚始都所在地和楚文化發祥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也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河南省深度貧困縣,肩負著水質保護的重大任務。
近年來,淅川縣圍繞打造“中國石榴之鄉”的目標,利用獨特的區位和山水優勢,將石榴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生態旅游、鄉村振興相結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產業作為結合點和突破口,堅持區域化布局、規?;七M、有機化發展、產業化經營,逐步形成了以軟籽石榴為主導、杏李和薄殼核桃等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格局,走出了一條水源區綠色崛起、轉型跨越的新路子。
目前,淅川縣老城鎮已栽植杏李3萬畝、軟籽石榴7千畝、竹木混交林3千畝,基本實現了生態林果產業全覆蓋?!耙粋€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生態老城雛形已現。”老城鎮黨委書記翟成敬介紹說。
據介紹,淅川軟籽石榴產業發展施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三權分置、利益共享”模式,所謂三權分置,即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歸公司。實現農戶收益一地生“三金”,具體說就是當地農戶以每畝500元的價格將土地流轉給豫淅紅石榴公司,獲得“租金”;公司把栽好后的果樹返租倒包給農戶,農戶負責田間管護,一棵樹每年付給農戶管理費8元,每畝90棵720元,農戶得到了“薪金”;同時約定,果樹有效益時,農戶公司效益分成比例為1∶9,農戶又拿到了“股金”,使農戶認識到石榴是公司的也是自己的,充分調動了管護積極性。
據悉,目前該基地與貧困戶簽訂帶貧協議323戶,通過這種模式實現貧困戶增收致富,戶均年收入達3000以上,同時在基地務工的貧困戶有100余人,人均年收入達1.8萬元以上。
碧波萬頃的丹江水庫,形成獨特的小氣候,再加上優質的丹江水澆灌,果樹是喝著“礦泉水”長大孕育的,正所謂好山好水育好果。軟籽石榴已拿到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書”,2017年、2018年兩屆中國石榴博覽會上豫淅紅送展的產品均獲得了“金獎第一名”。
“我們要牢固樹立‘水質至上,生態為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落到實處,帶領群眾實現‘水清民富’的美好愿望?!崩铣擎傸h委書記翟成敬說。
作者:倪莎 來源:新華網